古今考场两重天_少年_高考_科举
  • 首页
  • 南宁综合保税区官方网站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栏目分类
    新闻动态你的位置:南宁综合保税区官方网站 > 新闻动态 > 古今考场两重天_少年_高考_科举

    古今考场两重天_少年_高考_科举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9:39    点击次数:52

    高考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一日日薄下去,教室里的空气也一天天焦灼起来。无数年轻的身躯伏在书山题海中,苦读十余载,只为踏过这道命运的门槛。古人常道“十年寒窗无人问”,如今这“寒窗”之苦却早已被日光灯、电脑屏幕的冷光所替代,然而那份为命运搏击的沉重,却似亘古不变。

    古时科举的考场,俨然是另一片天地。那千年的科考之路,艰辛漫长尤如天梯——试想范进,二十岁中秀才,五十四岁方中举人,那场使他疯癫的喜讯,实乃浸透了三十余年屡败屡战的辛酸泪。而“黄金榜上,偶失龙头望”的柳永,自诩“才子词人,自是白衣卿相”,看似洒脱,可谁又能透视其字里行间隐藏的仕途绝望?科举之路,从来是狭窄的独木桥,多少文士耗尽一生心力,终至老死科场,只留下“少年子弟江湖老”的浩叹,在历史深处幽幽回荡。

    倘使古今学子得以隔空对话,会碰撞出怎样一番况味?我亦曾恍惚梦入考场,见那烛火摇曳,号舍如笼,身着青衿的古人正伏案疾书。一位老者放下笔,揉了揉酸痛的手臂,对我叹道:“十年磨一剑,今朝试锋芒。可这‘龙门’之高,百人跃过,能有几人真正化龙?”他眼中布满血丝,眼神却依旧灼灼如灯:“为求一纸功名,多少白发人困守于此,只得与青灯黄卷相伴终老。”

    展开剩余69%

    旁边一位少年亦搁笔,瘦削的脸上写满疲惫:“前辈所言极是。我们今日之‘高考’,虽无前辈那般漫长煎熬,可千军万马挤于一线,也未必就轻松。每届皆有无数人落榜,明年复来,又是一年轮回往复,其中滋味亦如刀割。”

    老者听后默然片刻,忽而惨然一笑:“轮回?那倒尚存一丝希望。老夫当年,蹉跎几十载,不也盼来了那场‘疯喜’?若说艰难,你们尚可再战,我们则一步踏空,此生休矣!”他手指颤抖着指向远处:“你们如今考场之外,父母尚可焦灼等待;而在我们那时,寒门子弟纵使侥幸登科,若无豪门提携,清寒的仕途又能走多远呢?”

    少年不禁动容:“前辈所说,晚辈深有同感。今日考场虽看似更趋公平,可教育资源之厚薄,地域差异之鸿沟,又岂是试卷所能完全抹平?”

    老者慨然长叹:“公平?公平乃天下最奢侈之物!即便同坐一室,有人如我般自备干粮,有人却仆从相随。你们今日,至少笔下的墨迹尚能穿透纸背,抵达考官的眼睛。我们那时,多少锦绣文章被门第之墙生生隔绝?”

    少年闻之黯然,两人相对无言,唯余烛泪无声滴落。

    梦醒之后,那沉重对话犹在耳边。古今考试形貌虽异,其核心却是一脉相承:皆是以知识为刃,试图劈开命运之门。然而,科举之难,难在路途漫长如无期徒刑,难在门第如高墙阻隔。而现代高考之难,则难在千万人争渡的狭窄独木桥,难在资源不均所埋下的无声陷阱。然则,高考毕竟在制度设计上竭力铺设着更宽广的跑道,在起点公平的征途上,一步步艰难地拓展着边界。

    此时窗外,教学楼依然灯火通明,映照着一张张伏案的身影。灯影下的少年们,手中握着的不只是笔,也是各自命运的可能。我忽而想起那位梦中老儒所言:“公平乃天下最奢侈之物。”——奢侈之物需要无数人精心雕琢,用心守护。一位老教师默默收拾好空荡荡的教室,将每一张桌椅都摆放得端正整齐。这无声的整理,正如同制度不断剔除着不公的棱角:从恢复高考之始的平地惊雷,到后来阳光招生、异地高考的艰难破冰……皆是为了让知识的光,更均匀地照在每一张年轻脸庞上。

    寒窗十载,古今同此艰辛;考场争锋,公平永是初心。纵使制度随时代不断翻新演进,学子们眼中闪烁的星光、笔下奔涌的才思却从未更改。当一代代少年在考卷上写尽青春热望,每一笔都饱含对公平的朴素信仰。

    考场内外,古今之间,纵然制度千变万化,但对公平的信仰却如薪火相传。科举的“龙门”高悬,寒士惟有以一生的光阴为赌注;而高考的独木桥虽窄,却正被无数双手拓宽成路。公平二字,从不是历史恩赐的礼物,而是无数人用智慧与勇气在荆棘中劈出的通途。

    当考卷最终泛黄,制度亦会不断革新,而少年人眼中那穿越千年的星光,却始终明亮如初——因那星光里,映照着的正是人对尊严与机会最执着、最本真的渴求。

    发布于:重庆市

    Powered by 南宁综合保税区官方网站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